哪些因素會影響驗血
驗血是發現、診斷和治療及其預防疾病的基本手段,而各種內在或外界的因素對受檢者的影響,可使檢驗結果產生或大或小的誤差。
除了特殊檢驗有專門的規定外,一般要求受檢者處于安靜狀態,生活飲食處于日常狀態。
多種因素都會影響某些檢驗的結果
過度空腹:空腹時間不應超過16小時,因為過度饑餓會使血清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膽紅素因清除率減少而上升;
飲食:進餐后,血漿中的脂肪、蛋白質、糖類會增加;
研究證明,高蛋白脂餐使血漿尿素血氮上升,但不影響肌酐含量;
含有豐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減低膽固醇含量;
香蕉、菠蘿和番茄可使尿素5-羥色胺的含量增加數倍;
含咖啡因飲料可使血漿游離脂肪酸增加,促使腎上腺和腦組織釋放兒茶酚胺;
食物中的動物血液可引起便隱血假陽性等,故在做相應檢驗時,應對食物有一定控制。
飲酒:飲酒后即刻導致血清乳酸、尿酸升高,連續飲酒可導致轉氨酶升高,而長期飲酒者往往有高甘油三脂血癥等。
吸煙:長期吸煙者也會影響血液發生異常,白細胞數增加,嗜酸粒細胞減少,中性粒細胞及單核細胞增多,血紅蛋白和平均紅細胞體積偏高。
運動:強烈的肌肉運動明顯影響體內代謝,與肌肉有關的酶肌酸激酶、乳酸脫氫酶可在運動后增加,如果忽略了劇烈運動后使肌酸激酶顯著增高的特點可能會使醫生誤以為受檢者疑似心肌梗塞而需再做其他檢查以明確診斷。
藥物:藥物對檢驗的影響非常復雜,成千上萬中藥物對檢驗有干擾作用,如抗結核藥、抗生素、抗白血病制劑、磺胺等藥物對肝功能有或多或少的影響,甚至幾片常用藥物可以引起嚴重的藥物反應。故在檢驗前暫停這類藥物。
體位:體位(站立、坐位、臥位)改變可以引起某些檢驗結果的變化,建議坐位5分鐘后采血為宜。
工作人員采樣操作:采血時止血帶結扎過久,也是一種誤差因素。如以結扎1分鐘的樣品結果為基數,則結扎3分鐘可使血漿總蛋白增加5%,膽固醇增加5%,鐵增加6%,膽紅素增加8%,而細菌培養的樣品要采用無菌技術,防止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