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是否得了甲肝?
1、怎樣判斷是甲肝
想要判斷是否是得了甲肝,需要做血液常規。甲肝患者一般表現為:外周血常規白細胞計數一般減少或在正常范圍,可伴有輕度淋巴細胞或單核細胞比例增高,病程早期尿中尿膽原增加,黃疸期尿膽紅素及尿膽原均增加。肝功能檢查以血清ALT、AST、總膽紅素水平檢測最為有用,有研究顯示甲型肝炎患者的ALT平均峰值可達1952IU/L,AST可達1442IU/L,多數顯性感染者伴有血清總膽紅素水平的升高。
2、甲肝的癥狀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甲肝的潛伏期。在感染上甲肝的初期,也處于潛伏期,時間多為15-45天之間。而因為處于是潛伏期,所以一般沒什么癥狀。
第二階段:前驅癥狀期。此時的前驅期時間多為1-5天,其間會出現發熱及全身不適,類似感冒癥狀。這段時間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時期。要知道很多甲肝患者都往往把病情當成了感冒,以至于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要警惕:突然的低燒也是甲肝的癥狀。
第三階段:黃疸期。時間多為持續1-21日,平均5-7日。黃疸時期的癥狀則比較好分辨了。主要有:起病急,畏寒、發熱、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等常見甲肝的主要癥狀了。 織夢好,好織夢
3、甲型肝炎早期癥狀
類似于感冒和急性胃腸炎,需要引起患者引起注意,等過4~5天后,病人出現尿色深黃,甚至如紅茶,眼睛、皮膚逐漸發黃,并逐漸加深,這時到醫院檢查,抽血化驗會發現肝功嚴重異常,血清谷丙和谷草轉氨酶高達幾百甚至幾千單位。
甲肝傳染嗎
甲肝當然會傳染,傳染方式有:
甲肝病人的糞便、尿、嘔吐物污染周圍環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后未經消毒而感染其他人。
甲肝傳染給人類后,首先在消化道中增殖,在短暫的病毒血癥中,病毒又可繼續在血液白細胞中增殖,然后進入肝臟,在肝細胞內復制繁殖。感染上甲肝后,甲肝病毒由肝細胞的高爾基體然向毛細膽管,再通過膽管進人腸腔,從大便排出。
甲型肝炎在流行地區多見于6個月齡后幼兒,隨著年齡增長,易感性逐漸下降,所以甲型肝炎在成人中較少見。甲肝的潛伏期為一個月,得了甲肝的人會出現畏寒、發熱、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厭油、惡心、嘔吐、腹痛、肝區痛、腹瀉、大便色淺,檢查肝有腫大和壓痛,有的病人無出現黃疸,癥狀也較輕,預后良好。 本文來自織夢
因此,個人衛生習慣不良,居住擁擠,人口稠密,環境衛生差的學校、工廠、農村、水源污染、托幼機構或家庭等這些環境,是最容易被感染上甲肝的。因此,提醒大家:人們在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所飲用的食物一定要洗干凈之后才能食用,避免被甲肝傳染。
預防甲型肝炎的三大措施
在甲肝流行地區預防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管理傳染源為輔,必要時也可進行被動免疫(如注射丙種球蛋白)和主動免疫(如注射甲肝疫苗)。在非流行地區和發病率低的地區主要是控制傳染源。常用的預防甲型肝炎的措施為:
1、隔離病人:注意對甲肝病人的糞便進行消毒,對病人的隔離期限不少于30天,對幼兒機構的病人應隔離40天。在流行地區,對病人及有密切接觸的人一般要觀察4—6周。在家庭隔離治療的病人要嚴格遵守個人衛生制度,病人使用過的東西要認真的進行消毒。
2、切斷傳播途徑:重點在搞好衛生措施,如水源保護、飲水消毒、食品衛生、食品消毒、加強個人衛生、糞便管理等。
3、保護易感人群: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間,易感人群(嬰、幼兒、兒童和血清抗-HAV IgG陰性者)均可接種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進行主動免疫。與甲型肝炎患者接觸過的人可接種人血清或胎盤球蛋白以防止發病。